軟包印刷中由油墨引起故障及調節
1、 回粘和粘連:
要了解油墨,首先應區分油墨的粘度和粘性。粘度是油墨流動性中重要的性質。粘度的大小主要是由油墨本身的組份所決定的,是流體分子間相互作用而產生阻礙其分子間相對運動能力的量度,是分子內部本身的阻抗,即流體流動的阻力。如油墨連結料的粘度大,則油墨的粘度也大。而粘性可以定義為一種物質的粘著性。粘性是相對數值,無量綱油墨在印刷機上,從墨輥到印版,從印版到承印物每一次傳遞中,油墨層都要發生一次剝離,油墨的粘性就是阻礙墨層剝離的能力。油墨的粘度越大,粘性也越大。在高速印刷中,油墨的粘性必須低于臨界值,否則油墨不可能轉移并附著在承印物上。
在軟包印刷中常會遇到回粘和粘連現象,特別在高溫高濕的夏天。在夏季里使用聚氨酯油墨印刷NY、PET膜時,較容易出現反粘現象。在實際印刷過程中,因薄膜不合格而引發油墨反帖的現象比較容易排除,而因沒有掌握油墨的使用適性引起工藝參數設置不當導致印刷膜反粘現象,則是我們印刷技術人員需花大心思去解決的。聚氨酯油墨一般以酮類溶劑如丁酮做真溶劑,用作溶解油墨的連接料樹脂,比如我們常用的溶劑組成有丁酮,異丙醇等。這些溶劑中,丁酮的揮發速率快,在印刷過程中,由于丁酮的量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造成墨槽中的油墨因樹脂的溶解性不佳而發脹,帖度上升,影響了油墨對薄膜的附著性能。因此,在使用聚氨酯油墨時,稀釋溶劑中丁酮必須保持相對足夠的量。聚氨酯油墨在夏季印刷時,油墨的粘度上升較快,操作工人須及時不斷地補充稀釋溶劑,保持墨槽中的油墨始終處于一個相對低的粘度。
另外油墨干燥成膜后的短時間內是沒有回粘或印品粘連現象,但在印后復合時或產品交付用戶后又會出現墨膜手感不滑爽,有發粘粘連在一塊的嚴重現象,此現象實際是油墨連結料軟化點過低,或因空氣中濕度過大,膜面附著小水珠而引起的。當然,油墨在稀釋時,誤入過多的慢干溶劑或吸入水分而出現表干內濕也會有此現象。
防止該故障的一般有:
A、根據不同薄膜類型選用相對應的并有技術參數的油墨品種印刷。
B、按天氣情況和印刷面積、印機速度,及溶劑的揮發速度,選用混合溶劑,認真區分真、假溶劑。
C、選擇油墨中連結料軟化點較高的油墨。合理調節印刷各色烘干溫度,并且應在前一印跡干透后再進行第二色印刷。(參考文章--油墨引起薄膜印刷反粘現象)
2、 油墨的轉移和滲透:
色遷移發生的原理主要是墨層中顏料的小分子在一定的溫度下作劇烈的布朗運動,從而脫離靠微弱的分子間力形成的晶格,跟隨其它有機分子一起作遷移運動,散布顏色。此類色遷移想現象發生的原因,主要與墨膜中顏料的分子特性及其周圍環境,如溫度、濕度、靜電等因素有關,也與顏料分子接觸到的物質,如水分、殘留溶劑、塑料增塑劑及其中包裹顏料的油墨連結料、樹脂等有著密切的聯系。水分和殘留溶劑在墨膜干燥后堆積期間會慢慢溢出,如是溫度較高,顏料小分子的布朗運動劇烈而脫離原有的晶格,跟隨誰負責和殘留溶劑溢出。塑料中的增上積極和油墨連結料的小分子也會因為某些原因遷移運動,它們同樣會帶出一些游離的顏料分子,產生色遷移的問題
而色滲透主要是在一定的溫度環境下發生,印刷有墨膜的塑料薄膜聚合物中高分子劇烈運動,形成有間隙的孔隙。當溫度升高時,其孔隙擴張變大,而在此時,顏料分子也作劇烈的布朗運動,它們就會擴散繩塑料薄膜高分子形成的孔隙,形成色滲透。塑料薄膜高分子間形成的孔隙越大,顏料分子越容易穿過滲透,形成的色遷移月嚴重。
原因在于:某些印刷油墨及承印物中含有過量的增塑劑,油墨體系中過量的其它助劑,有的會因印刷油墨組份里的溶劑溶解出來,在一定溫度和濕度的情況下產生布郎運動而轉移或滲透。如蘭色、紫紅色、玖瑰紅色更容易產生轉移和滲透。印刷油墨盡可能少用增塑劑及水性顏料生產的油墨。
3、墨膜泛黃、印品變色:
印刷圖文墨膜在白色油墨體系里,一般都選用著色力高、遮蓋力大、白度好,而且對光散射能力很高的鈦白粉作為油墨的著色劑,但鈦白粉有明顯的"光化活性",即當印刷后往往會出現失光、變色、粉化、脫落等,其中泛黃是個嚴重的故障,可加入X24 0.5%~2%避免泛黃。承印物的PH值及環境也會導致圖文和墨膜泛黃。印品變色,一般是印刷過程或產品在戶外老化階段出現的。印膜由于紫外線的作用,其顏色變化程度隨大氣的溫度、濕度、陽光的光強以及印膜的性質、顏色、飽和度、著色力、PH值等有關如尼龍膜變黃。
4、光澤差(泛白)、墨膜浮白和印品白點:
由于印刷油墨在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關系到該產品與各組分間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在油墨體系里的活性分散劑、耐磨擦蠟,甚至酰胺類的樹脂連結料等的添加過量都會影響印膜的附著性,同時在研磨過程中,由于分散助劑太少,添加順序不當,特別是分散時間太短,上機印刷后表面的大量針孔白點和印后復合的白色故障就會發生。因此,合理篩選油墨的活性助劑,適量廷長研磨分散油墨的時間或印刷時充分攪拌油墨后再印刷。
在高速印刷后,溶劑迅速揮發出現一種不透明的白色墨膜層。
原因在于,印膜鄰近的冷卻吹風吸收了水分重又重新反回到圖文墨膜上的凝結。此外,溶劑或油墨中含有水分也會產生此現象,也就說:溶劑揮發性越高,印膜變白光澤差的傾向越大。
另外該故障也有是與油墨體系中選用的顏料品種有關,或是混入另一種油墨而引起顏料的絮凝或分離, 導致油墨體系中的顏料飄浮。
可采用適當加入高沸點溶劑(環已酮、乙二醇、丁醇等),減少揮發快的溶劑用量,生產車間環境中相對濕度在65%以下,特別注意雨季或梅雨天氣的控制。
5、針孔和小網點丟失:
針孔有機械針孔和化學針孔,機械針孔往往使墨膜形成針孔,這是由于印版和印輥這轉造成的,一般在同一部位,同一大小的小孔區域。而化學針孔,大小不同,多少不同等的小孔區。而偶爾出現點式空白圈的針孔,則是因為雜質或油墨體系中的微小樹脂顆粒在印后干燥后產生的縮孔。
化學針孔故障是因濕墨中溶劑揮發速度過快,以及因印膜中空氣泡沫溢出,濕膜不能流平,導致了墨膜干燥后留下針狀小孔。當然也有油墨中稀釋過渡,產生氣泡未消失。其次是油墨中含有少量水分,或是高度太高,也易產生針孔現象。一般可用以下方法進行調節:
1) 如果油墨的潤濕性差, 流平性不好,無法按要求潤濕承印物, 轉移的墨層部分發生收縮, 也會導致針孔現象的產生。可適當在油墨中加入1.5%左右的表面張力調節劑, 以改善油墨的潤濕性和流平性。
2) 在印刷過程中, 由于油墨調配不當, 不能在印版、承印物表面形成連續的墨層,就容易產生針孔故障。油墨粘度過小,遮蓋力差,干燥后就容易出現針孔。此時應分清針對油墨的真溶劑和假溶劑,適時調整好油墨粘度和控制好油墨干燥度。
3) 油墨的流平性等性能不好,在印刷過程中油墨擴散不勻或存在氣泡,導致油墨轉移不佳,從而產生針孔。此情況可改善油墨的流平性,調節刮刀,使墨層厚度適宜,同時還可在墨槽中加入適量的消泡劑。
4)油墨的干燥速度與印刷速度是成正比例關系,油墨干燥太快或有風直接吹在版輥上,使網紋輥網穴中的傳墨量減少且不勻,從而出現針孔。
5)生產時如果油墨沒有使用回流巡環系統,油墨就有結膜的可能,或油膜噴口空氣含量大,一旦有空氣進入,產生孔隙、氣泡,干燥后就會出現針孔。
6)油墨的顆粒大小也會影響小網點的再現。因此購買油墨應用細度儀測其細度,一般應≦15um。
7) 油墨的適應性調節;包括粘度、色濃度的調節,可用粘度自動調節器調節,在油墨色濃度上,沏忌用溶劑沖淡,要用專門的沖淡劑來調節,以免因油墨顆粒沖稀產生小網點印刷丟失。
8) 在印刷一段時間后,油墨會產生許多活性基團,這些基團會與凹版滾筒的鉻離子結合,當這些結合物出現在漸變版的淺網部分時,其結合力會阻礙油墨的轉移,從而造成堵版、起花點、小網點印刷丟失。上海浩羅實業有限公司銷售各型號鈦白粉(杜邦、石原、美禮聯、鈦海、山川、龍蟒、安納達等品牌)、環氧樹脂、立德粉、氧化鋅、尿素、甘油、沉淀硫酸鋇、高嶺土等化工原料。
我們的聯系方式如下:
聯系人:須冬華
電話:021-36310992
手機:13701821799
阿里巴巴店鋪:https://shhaoluo.1688.com/
公司官網:http://m.gzskiil.cn/
地址:中國上海市寶山區
- 上一個:
- 高嶺土的用途
- 下一個:
- 改性塑料配方的技術優化